播種后,待幼苗出土后經過1-2次移植,長到約5片真葉后移栽在口徑約10厘米的小花盆內,盆底宜施少量骨粉或腐熟餅肥末。待幼苗長到一定高度時定植在口徑約為16厘米的花盆中。盆土宜選用腐葉土2份、園土1份,并施入少量基肥的培養土。這種培養土疏松肥沃,多呈微酸性,以利根系發育。初上盆時應注意適當遮陰。
緩苗以后10-10天施1次氮磷結合的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。入秋后天氣逐漸涼爽,報春也逐漸進入旺盛生長期,這時應加強肥水管理,每7-10天追施1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液,前期應適當多施氮肥,以促使枝葉肥壯;后期應適當增加磷肥的成分,同時每半個月向葉面增噴0.3%磷酸二氫鉀水溶液,以促使其多孕蕾開花,直至現蕾。
報春花喜濕潤環境,但不宜澆水過多,盆土過濕,會漚爛根部。夏季如澆水不當,會使幼苗植株死亡,所以夏季應注意掌握澆水量和澆水次數。一般每天早、晚應各澆1次水,中午前后天氣特別干熱時,要向植株及盆周圍地面噴水,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,創造涼爽濕潤的氣候環境,以利其生長。秋涼時應適當減少澆水量和澆水次數。冬季入室后,隨著生長和孕蕾開花也要注意適當澆水。
報春花性喜光,但忌強烈陽光照曬,夏季幼苗期應把盆株放于陰涼通風多見散射光處。從9月份起,可使盆株多接受些散射光照,從10月起,可將盆株置于全光照下,使其多接受晚秋光照,促其生長和花芽分化。
報春花稍耐寒,不喜高溫。冬季室溫宜保持在15-20℃為宜,夜間維持在8-10℃即可,12月份報春花陸續開花時,可將室溫控制在5℃左右,這樣可延長花期,給節日增色添彩。
報春花幼苗軟弱,極易發生猝倒病,引起幼苗腐爛死亡,應注意及時噴藥防治。如已發病可取少量70%敵克松原粉拌40倍細沙土施入盆土中,或配成800倍液噴灑土面,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在開花期間,選剛結籽的植株,摘除一部分花枝,并增施1-2次以磷肥為主的稀薄液肥,以使種子充實飽滿。
花謝后要及時剪除,施1-2次薄肥,以利新花枝生長,則可繼續開花。
報春花以播種法繁殖為主,種子多在5-6月成熟,適播期在6-9月。一般6月下旬播種,植株發棵大,但因夏季氣溫高,移栽小苗成活率低,所以需要遮陰管理。8-9月天氣轉涼,播種管理較方便,但生育期短,植株生長矮小,花期晚且短,降低了觀賞價值。所以,一般在種子成熟時隨采收隨播種最好。播種時先將花盆裝好培養土(播種土用篩子過篩、整平),用浸盆法將土濕透,或者用細孔噴壺澆水,但不要將土面破壞。因種子細小,可以用沙子或土拌和后再播種,播種后不再覆土。播后蓋上玻璃或塑料薄膜,保持土壤濕潤,同時放在半陰處避免陽光直射。發芽適宜溫度為15-21℃,當溫度超過25℃時發芽率明顯下降。當出苗率達60%以上時,應去掉玻璃板或塑料薄膜,防止小苗因溫度過高而徒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