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子撒播在培養土上,輕加覆土約0.3厘米,5-6天后發芽,出真葉3-4片即可定植于花盆中,株距30厘米。
鳳仙花小苗長出3-4片葉時,即可移植。移植10天以后,就可開始施1次液肥,以后每周施1次。
夏季天氣干燥,溫度較高要及時澆水,早晨可1次澆足,傍晚若發現盆土已干燥時,須補澆一些。在管理中,盆土的水分掌握是比較重要的一環,過干過濕都會造成落葉或降低觀賞價值。
鳳仙花生存力強,適應性好,一般很少有病蟲害。如果氣溫高、濕度大,出現白粉病,可用5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噴灑防治。如發生葉斑病,可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500倍液防治。鳳仙花主要蟲害是紅天蛾,其幼蟲會啃食鳳仙花葉片。如發現有此蟲害,可人工捕捉滅除。
為了增強其分枝能力,定植成活后,應對主莖進行打頂,若基部開花,要及時摘去,以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。
鳳仙花用種子繁殖。蒴果成熟后易開裂,將種子彈出,所以又稱急性子。在果實成熟前,即果皮發白時采收種子,用手輕輕壓果殼,即可采下種子。種子細小,壽命較長,在室溫下貯藏3年,其發芽率仍達79.7%。栽培宜選擇陽光充足、土質濕潤、肥沃、疏松及排水良好的土壤。播種期3-4月,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,用噴水壺澆水,蓋上玻璃,保持盆土濕潤,溫度在25℃左右,約5天開始出苗。苗高5-10厘米時間苗,將細小、纖弱、過密的苗間去。苗高15厘米左右時,可以移栽定植。但也可直接播種在定植盆中,經過苗間,不再移栽。
鳳仙花種子亦名急性子,莖亦名透骨草,均可入藥,有活血化瘀、利尿解毒、痛經頭骨之功效。鮮草搗爛外敷,可治瘡癤腫疼、毒蟲咬傷。